樣品
名稱
|
檢測參數(shù)
|
取樣方法和批量
|
備注
|
需要工作日
|
鋼筋保護層
|
鋼筋位置
|
檢測鋼筋間距時被測鋼筋根數(shù)不宜少于7根。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,應選取至少30%的鋼筋且不少于6處:鋼筋實際根數(shù)、位置與設計有較大偏差或無資料可參考時;采用具有鐵磁性原材料配作的混凝土;混凝土含水率較高,或者混凝土材質(zhì)與校準試件差別較大;飾面層電磁性能與混凝土有較大差異;鋼筋以及混凝土材質(zhì)與校準試件有顯著差異。
|
|
檢測后3天
|
保護層厚度
|
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,應由監(jiān)理(建設)、施工等各方根據(jù)結構構件的重要性共同選定;對梁類、板類構件,應各抽取構件數(shù)量的2%且不少于5個構件進行檢驗 ,當有懸挑構件時,抽取的構件中是挑梁類、板類構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%;對選定的梁類構件,應對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;對選定的板類構件,應抽取不少于6根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,對每根鋼筋應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測量一點。
|
混凝土構件
|
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
|
相鄰兩測區(qū)間不宜大于2m,測區(qū)離構件端部不宜大于0.5m,且不宜小于0.2m,每個測區(qū)面積不宜大于0.04m2。測區(qū)側(cè)面應清潔、平整、干燥,必要時可用砂輪清除表面的疏松層雜物和不平整處。
|
|
檢測后3天
|
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
|
鉆芯部位應選在:結構或構件受力較小的部位;在混凝土強度質(zhì)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;避開主筋、預埋件和管線位置。
按單個構件檢測時,每個構件的鉆芯數(shù)量不應少于3個;對于較小構件,可取2個。
|
混凝土構件
|
超聲法檢測混凝土缺陷
|
按現(xiàn)場實際情況確定
|
|
視具體情況定
|
鋼筋銹蝕
|
按現(xiàn)場實際情況確定
|
鋼筋直徑
|
按現(xiàn)場實際情況確定
|
裂縫(位置、寬度、深度、長度、形態(tài)、數(shù)量)
|
按現(xiàn)場實際情況確定
|
混凝土碳化深度
|
按現(xiàn)場實際情況確定
|
外觀質(zhì)量
|
按現(xiàn)場實際情況確定
|
砂漿砌體
|
回彈法檢測砂漿強度
|
測區(qū)宜選在有代表性的承重墻,便于測量回彈值和碳化深度的面上。測試墻體上每15-20m2宜布置一個測區(qū),測區(qū)大小一般為0.2-0.3m2,避免布置在磚的邊緣和氣孔或松動的砌筑砂漿上。
|
基礎部分需挖去泥土并晾曬到干燥。
|
檢測后3天
|
貫入法檢測砂漿強度
|
以面積不大于25m2的砌體構件或構筑物為一構件,按批抽檢時,應取齡期相近的同樓層、同品種、同強度等級砌筑砂漿組不大于250m3砌體為一批,抽檢數(shù)量不應少于總構件數(shù)的30%,且不應少于6個構件?;A砌體可按一個樓層計。
|
檢測范圍內(nèi)的飾面層、粉刷層、勾縫砂漿、浮漿以及表面損傷層等應清除干凈;應使待測灰縫砂漿暴露并經(jīng)打磨平整后再進行檢測。
|
檢測后3天
|
筒壓法檢測砂漿強度
|
每一檢測單元內(nèi),不宜少于6個測區(qū),應將單個構件(單片墻體、柱)作為一個測區(qū),當不足6個構件時,應全部檢測。
|
檢測燒結普通磚、燒結多孔磚和非燒結磚墻體中的砂漿強度。
|
檢測后3天
|
原位軸壓法檢測砌體強度
|
測試部位宜選在墻體中部距樓、地面1m左右的高度處;槽間砌體每側(cè)的墻體寬度不應小于1.5m。同一墻體上,測點不宜多于1個,且宜選在墻體長度的中間部位,多于1個時,其水平凈距不得小于2.0m。測試部位不得選在挑梁下,應力集中部位以及墻梁的墻體計算高度范圍內(nèi)。
|
|
檢測后10天
|
抹灰砂漿
|
拉伸粘結強度
|
抹灰層拉伸粘結強度檢測時,相同砂漿品種、強度等級、施工工藝的內(nèi)外墻、頂棚抹灰工程每5000m2應為一個檢驗批,每個檢驗批應取一組試件進行檢測,不足5000m2的也應取一組。
|
檢測范圍內(nèi)的飾面層、粉刷層、勾縫砂漿、浮漿以及表面損傷層等應清除干凈;應使待測灰縫砂漿暴露并經(jīng)打磨平整后再進行檢測。
|
檢測后3天
|
結構性能
|
承載力、撓度、抗裂度、裂縫寬度
|
按同一工藝、同類型不超過1000件且不超過3個月的產(chǎn)品為一批。
構件應在達到設計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時進行結構性能檢驗。
|
需提供硬質(zhì)地坪、磅秤及荷重塊。
|
檢測后3天
|
后置埋件
|
錨固承載力
|
隨機抽取同規(guī)格、同型號基本相同部位的錨栓(螺栓、鋼筋)組成一個檢驗批。抽取數(shù)量按每批錨栓總數(shù)的1‰計算,且不少于3根(化學植筋);化學錨栓不少于5根。
|
|
檢測后3天
|
粘鋼、碳纖維加固檢測
|
拉伸強度、拉伸彈性模量、伸長率、正拉粘結強度、單位面積質(zhì)量、外觀、尺寸偏差、層間剪切強度、碳纖維織物的K數(shù)
|
同一生產(chǎn)批同一品種碳纖維布每3000m2為一個檢驗批,每批送檢1.5 m2。同一生產(chǎn)批同一品種碳纖維板每5000m2為一個檢驗批,每批送檢500×400mm。
|
提供配套粘結固化膠水1L,并提供固化天數(shù)。
|
配套粘結固化天數(shù)加5天、層間剪切強度12天
|